欢迎来到范德生物BIOFOUNT
范德生物中国
范德生物产品购买购物车
0
搜索

首页 > 新闻咨询 > 两亲分子是什么,定义,属性和功能

两亲分子是什么,定义,属性和功能

Release Time:2021-05-05
两亲性分子是具有极性和非极性区域的化合物,具有亲水性(嗜水性)和亲脂性(嗜脂性)特性。 两亲性分子也称为两亲性分子或两亲性。 “两亲”一词来自希腊语“ amphis”(意为“两者”)和philia(意为“爱”)。 两亲性分子在化学和生物学中很重要。 两亲性分子的实例包括胆固醇,去污剂和磷脂。
两亲性分子结构与性质
两亲性分子具有至少一个亲水部分和至少一个亲脂部分。 但是,两亲物可能具有几个亲水和亲脂部分。
亲脂部分通常是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烃部分。 亲脂部分是疏水的和非极性的。
亲水基团可以带电或不带电。 带电荷的基团可以是阳离子的(带正电荷的),例如铵基团(RNH3 +)。 其他带电基团是阴离子基团,例如羧酸盐(RCO2-),磷酸盐(RPO42-),硫酸盐(RSO4-)和磺酸盐(RSO3-)。 极性不带电荷的基团的实例包括醇。

两亲剂可能会部分溶解在水和非极性溶剂中。当置于含有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中时,两亲性分子将两相分开。液体洗碗洗涤剂将油从油腻的盘子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常见的例子。
在水溶液中,两亲性分子自发组装成胶束。胶束比自由浮动的两亲物具有更低的自由能。两亲分子的极性部分(亲水部分)形成了胶束的外表面,并暴露于水。分子的亲脂部分(疏水的)与水隔离。混合物中的所有油都被隔离在胶束内部。氢键稳定胶束内的烃链。分解胶束需要能量。
两亲分子也可以形成脂质体。脂质体由形成球体的封闭脂质双层组成。双层的外部极性部分面对并包围水溶液,而疏水性尾部彼此面对。
两亲分子例子
洗涤剂和肥皂是两亲性分子的常见例子,但许多生化分子也是两亲性的。例子包括磷脂,其形成细胞膜的基础。胆固醇,糖脂和脂肪酸是两亲药物,它们也掺入细胞膜中。胆汁酸是用于消化饮食脂肪的类固醇两亲物。
也有两亲的类别。两性聚合物是两性聚合物,不需要清洁剂即可保持膜蛋白在水中的溶解度。使用两性酚可以研究这些蛋白质而不会使其变性。疏脂性分子是在椭圆形分子的两个末端具有亲水基团的分子。与具有单个极性“头部”的两亲动物相比,双耳两栖动物更易溶于水。油脂是两亲类。它们溶于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用于清洁的烃表面活性剂是两亲性的。实例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1-辛醇,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和苯扎氯铵。
两亲分子功能
两亲性分子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它们是形成膜的脂质双层的主要成分。 有时需要改变或破坏膜。 在这里,细胞使用了称为pepducins的两亲性化合物,将其疏水区域推入膜中,并使亲水性烃尾巴暴露于水环境中。 人体使用两亲分子进行消化。 两栖动物在免疫反应中也很重要。 两亲性抗菌肽具有抗真菌和抗菌性能。
两亲分子常见的商业用途是清洁。 肥皂和清洁剂都可以将脂肪与水隔离,但是定制具有阳离子,阴离子或不带电荷的疏水基的清洁剂会扩大它们发挥作用的条件范围。 脂质体可用于输送营养或药物。 两亲药也用于制造局部麻醉剂,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

参考文献:
  • Fuhrhop, J-H; Wang, T. (2004). "Bolaamphiphile". Chem. Rev. 104(6), 2901-2937.
  • Nagle, J.F.; Tristram-Nagle, S. (November 2000). "Structure of lipid bilayers". Biochim. Biophys. Acta. 1469 (3): 159–95. doi:10.1016/S0304-4157(00)00016-2
  • Parker, J.; Madigan, M.T.; Brock, T.D.; Martinko, J.M. (2003).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10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ISBN 978-0-13-049147-3.
  • Qiu, Feng; Tang, Chengkang; Chen, Yongzhu (2017). "Amyloid-like aggregation of designer bolaamphiphilic peptides: Effect of hydrophobic section and hydrophilic heads". Journal of Peptide Science. Wiley. doi:10.1002/psc.3062
  • Wang, Chien-Kuo; Shih, Ling-Yi; Chang, Kuan Y. (November 22, 2017). "Large-Scale Analysis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in Relation to Amphipathicity and Charge Reveals Novel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Molecules 2017, 22(11), 2037. doi:10.3390/molecules22112037
My title page contents